汽车制造
在讲话过程中,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点名表扬澳门49码十二生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也迅速成长,如华为、中兴通讯、海尔、联想、奇瑞、吉利、澳门49码十二生肖、神华、宝钢等。"徐部长曾于2004年考察过澳门49码十二生肖,2006年12月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到澳门49码十二生肖进行了调研。
以下全文摘自>
徐冠华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这里联合召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深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下面,我就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和随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世界科技进步与创新规律的深刻认识,是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贯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应对世界科技发展和竞争态势的战略选择。
当今时代,全球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推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主导性力量。在此过程中,创新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活动的主角之一。据统计,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已超过6万个,产值约占全球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贸易额占国际贸易额的60%,技术贸易占60—70%,专利和技术许可费占98%。当今世界经济强国,其竞争力主要就是体现在掌握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身上,如美国的通用、微软、英特尔,德国的大众、西门子、博世,日本的丰田、索尼、松下,韩国的现代、三星、LG。特别是作为后发国家的日本、韩国,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步入世界经济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正是得益于一批创新型企业群体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也迅速成长,如华为、中兴通讯、海尔、联想、奇瑞、吉利、澳门49码十二生肖、神华、宝钢等。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续以超过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现有6万多名员工中有48%从事研发,2006年研发投入超过70亿元,累计已申请专利19000余件,获得专利授权2700余件。这些企业凭借日益增强的创新能力,不仅赢得了国内市场的较大份额,而且已经跻身国际市场,对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提出挑战。但是,我们也认识到,我国目前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还很少,这与一个经济总量占世界第四位的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在《财富》杂志评选的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内地企业只有19家,而且这些企业大都属于垄断行业或资源性行业。目前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与缺乏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直接相关。
实践表明,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摆脱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提高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打破国外设立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和技术标准等新的贸易壁垒,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确保国家产业安全。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造就出一批掌握核心竞争力、站在国际产业发展前沿的创新型企业。因此,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于迎接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2.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多年来,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都已发生了深刻变革,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科技进步是在各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部完成的,形成了两条并行线,缺乏广泛的交汇点。一方面,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许多重要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甚至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市场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应用研究开发活动的目标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先进的技术指标,注重技术上的突破,却往往无法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来看,技术创新首先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是技术、管理、金融、市场等各方面创新活动的有机结合,这个过程只能主要由作为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企业来承担。中央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从制度上突破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把自主创新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迅速增强。据统计,2000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仅为537亿元,到2005年已增长到1674亿元,年均增长42%;2000年国内企业获得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仅占国内职务发明授权总数的28%,2005年已提高到52%。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远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仅为0.76%,开展科技活动的仅为38.7%,有研发机构的仅占全部企业的23.7%。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在当今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许多产品和产业未能摆脱以廉取胜、以量取胜的传统模式。DVD行业、手机行业、电视机行业等相继出现的对外贸易困局,表面上看是外国政府和企业联手打压的结果,但本质上还在于我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有数据表明,我国DVD的生产占到世界的70%,但是出口一台价格29美元的DVD机,要向外国公司交纳12—15美元的专利费;贴牌生产手机的专利费约占到售价的20%。由于缺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技术能力,许多企业难以摆脱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的恶性竞争局面。能否尽快实现从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环节,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品牌经营、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攀升,已经成为我国众多产业和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不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而是技术进步或技术积累。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现在的低端制造,更不能为世界产品的“生产车间”而自得,而是必须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上下工夫,努力提升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赢得与他人进行公平利益博弈的机会和尊严。这是富民强国之路,也是企业的兴旺发达之路。
3.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建立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之上。从人类历史上看,新兴产业的崛起,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无不来自于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目前,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方兴未艾,催生一系列新的产业群,并且推动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或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由新技术、新产业引发产业部门的分化与融合,进而引发整个产业及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渗透,已成为各国经济结构演化的主流。
当前,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转变,资源消耗仍然过高,环境污染仍然过重。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能耗相当于德国的5倍、日本的4倍、美国的2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我国以占世界4%的经济总量,消耗了全球石油的7%、原煤和钢材的30%、水泥的40%。从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来看,尽管我们已经是世界贸易的第三大国,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只占大约10%。尽管我们已经是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石化装备的80%,轿车生产设备、纺织机、数控机床的70%,芯片设备的85%需要依赖进口。众多行业和企业长期形成的对外技术依赖局面,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履艰难。
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基本国情和特定需求决定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必须有可靠而不是受制于人的技术来源。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既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符合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决断,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竞争压力和外部环境推动下,企业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或改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使产业增长方式不断趋于集约化,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水平。企业还通过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传统资源新用途,从而引领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总之,自主创新对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作用,最终必然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得到落实,也必须通过企业的技术应用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