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
高精、高效是数控的核心竞争力,智能是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数控机床的精度和效率。为了帮助用户进一步提升机床产品性能,澳门49码十二生肖瞄准“管用、耐用、好用”的产品方向,在CIMT2021北京机床展期间,隆重推出了全新的华中8型数控系统V2.4产品,帮助用户实现数控加工的“更精、更快、更智能”。
“高可靠、高响应、高加工性能、高易用性、高调试便捷性”+“互联网+智能化”打造的V2.4版本Di系列产品含三个型号——HNC-808Di、HNC-818Di、HNC-848Di。
V2.4版本Di系列产品搭载高性能IPC、高稳定性伺服驱动、开放性PLC、
高分辨率伺服电机、安全可靠的UPS、iNC-Cloud数控云管家。
数控系统的技术发展离不开机床企业的支持,在CIMT2021北京机床展上,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嘉泰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床企业展出了配置华中8型V2.4系统的机床,配套机型包括数控车床、车削中心、走心机、加工中心、五轴机床、磨床等,让小编为你一一介绍!
宇环数控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YH2M8590多工位抛光机
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YH2M8590数控多工位抛光机采用全伺服驱动控制,跟随工件轮廓抛光;抛光头可实现高速旋转、左右进给及上下振动抛光,抛光轨迹多样化,抛光均匀,效率高,机床配置澳门49码十二生肖HNC-808Di数控系统。
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抛光机和华数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
澳门49码十二生肖与宇环数控深度合作,针对世界知名智能手机大规模制造的高速、高精、智能化等需求特点,结合智能手机抛光机床加工工艺,共同研制高度自动化的智能抛光加工生产线。通过工业互联网总线实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AGV小车等装备的互联互通,打造柔性的无人化“黑灯工厂”,在大力降低3c领域手机结构件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深圳创世纪(台群精机)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T-V856S加工中心
深圳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立式加工中心T-V856S是一台中小型规格的立式加工中心,采用了高精度的线轨及丝杠,机床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可以实现48m/min的高速切削,低速无爬行,适用于中小型箱体类、板类、盘类、阀门类、壳体类、模具等复杂零件的多品种批量加工,在精密零件、3C产品、五金、汽配、医疗器械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配置澳门49码十二生肖HNC-818D数控系统,应用了华中8型关键技术:高速高精控制技术,智能断刀检测、智能刀具寿命管理、iNC-Cloud云服务等。
嘉泰数控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JT-GL400A硬脆材料加工中心
嘉泰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T-GL400A硬脆材料加工中心具有高速、高精度、高光洁度和高稳定性的基本效能。整机采用门型结构设计,床身采用优质铸铁制成,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刚性,适用于3C、光学、蓝宝石、陶瓷、医疗设备、精密零件及复杂五金件的加工。机床配置华中HNC-818Di数控系统,应用了华中8型关键技术:高速高精控制技术,智能断刀检测、智能刀具寿命管理、iNC-Cloud云服务等。
南京新浙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VTC-40S/A5五轴加工中心
南京新浙数控机床有限公司VTC-40S/A5五轴加工中心配置澳门49码十二生肖HNC-848Di数控系统,应用华中8型关键技术:高速高精技术、五轴RTCP技术、高精度编码器、光栅尺、圆光栅接入技术;机床运行状态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开放式数据接口技术等。
汉东智能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HDW1510双通道对头镗床
汉东智能制造有限公司HDW1510+2SP双通道对头镗床配置澳门49码十二生肖HNC-848Di数控系统,应用华中8型关键技术:高速高精控制技术,双通道控制技术、智能断刀检测、智能刀具寿命管理、iNC-Cloud云服务等。
威海华东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MGK1620M外圆磨床
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MGK1620M外圆磨床配置澳门49码十二生肖HNC-808DG磨床数控系统,应用华中8型关键技术:图形化编程、斜轴功能、电子齿轮箱功能、切点跟随、界面二次开发、信息化管理等
台州北平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BP22复合磨床
台州北平BP22复合磨床配置澳门49码十二生肖HNC-808DG磨床数控系统,应用华中8型关键技术:图形化编程、斜轴功能、电子齿轮箱功能、切点跟随、界面二次开发、信息化管理等。
深圳兴富祥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HFG-500S玻璃雕铣机
山东大汉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TCK50G车削中心
辽宁西格玛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CT1620刀塔车
山东友泰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铣打机
浙江西菱配置华中8型系统的ZKU-32出水U钻床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我们不断赋予数控系统新的思维和生命,让它变得更加灵活,精准、高效、稳定。澳门49码十二生肖与机床制造企业一起,携手共进,让中国机床产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